台灣: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在台北舉行 2002/5/18


  編按:延宕三年的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於十三、十四兩天在台北天母舉行。這次中國水產學會由該會理事長唐啟升院士率團一行九人,於十一日抵台,訪台期間除了參加研討會,並發表十篇論文。並到全台各相關單位參訪,十八日離台。多年來,大陸發展養殖,不管在法令(如去年底農部發佈的水產苗種管理辦法…);科研技術(如這次研討會發表世界引起研究熱潮的納米技術應用在養魚上、工廠化、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生產(年水產養殖產量兩千六百萬噸)在水養產業這塊,充分表明大陸已然是「超台趕日」「超英趕美」了,值得重視!

  本報特邀水產養殖工程師賴玨光及宜蘭技術學院應用動物系兼任助理教授陳永松博士發表參加此次研討會心得。


兩岸養殖漁業研討會心得(水產養殖工程師 賴玨光)

  這兩天(5/13-14)全程參與了兩岸養殖漁業研討會,還真有點心得想分享給未參與此盛會的養殖人。這次會議的主要主題比較偏重工廠化養殖,大陸稱設施養殖部分,和我這幾年來所從事的水產顧問服務的主題非常吻合。與會的兩岸專家報告了兩岸的工業養殖的發展情況,報告內容非常的工業化、自動化,但是也只僅於示範作用,畢竟所有的商業行為還需規範於經濟的準則下,生產成本偏高使得養殖工業化生產流為口號或只是樣板而已,現階段搞工業化養殖的皆還在燒錢。
很多人會以為工業化養殖根本不會成為主流,其實不然,這只是時間的早晚及執政者智慧的選擇而已。就如同工業革命的過度發展,現已經造成了全球溫室效應及聖嬰現象。假以時日,水產養殖過度的利用自然資源結果,終會造成大地的反撲。您看過地球的創傷及傷疤嗎?水產養殖界一時的草蝦繁、養殖成功,因而將技術推廣至世界各地,現所造成地球的坑坑洞洞,不是身在此地球上的人可想見。當那些正以光速離開地球的古人回眸一顧的同時,他們不僅會看到地球三大奇景,更會驚見水產養殖所帶來的N大奇景。

  大陸目前水產養殖量竟高達年產量2600萬噸,過度的利用自然資源,尤其是淡水資源的同時,可以想見的是當有理想的企業家投入大量成本建設昂貴循環水處理設備、疾病防治設備,又付費買水、買電來生產水產品的同時,正有一堆養殖個體戶不用付費拼命的撂奪屬於所有人民的公共財-水資源,且當疾病來臨時又大量的亂投藥,反正這"藥"最後也是消費者買回去吃的,有病醫病、沒病補身嗎!是吧!這種劫國家財及社會成本來豐富個體戶的菜藍子做法,很快便會步上台灣的水產養殖不歸路,還記得台灣七十年代,蝦怎麼養就怎麼活嗎? 八十年代,蝦呢?還記得台灣八十年代九孔怎麼養就怎麼收嗎?九十年代,九孔呢?原因呢?與會的台灣專家都需要再找真正的主因,但是好像發現海水中的細菌量隨著時代的進步有愈來愈偏高的現象!

  客觀來說,細菌量的增高如代表著環境的污染程度高,不能說是水產養殖造成的,有更高的可能是工業發達及人口增加所帶來的污染,那試問:在此種"天然"環境下的養殖生物不會遭受污染嗎?古有明訓:養魚沒有師傅,放稀捉就有!因為自然界有其一定的負荷力,超過了,就崩潰!要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一定的水資源下『增』養殖,便需要付出代價。水產養殖工廠化生產(設施養殖)的重要性是需要有遠見、有智慧的政府管理下才有機會存在。在此也呼籲大陸當局能有條件的約束開放水產養殖及適當的管理,落實證照制度,大陸的水產養殖才可永續經營可長可久,否則也只是曇花一現,最後要吃無污染的水產品,還要從澳洲進口!之所以提澳洲,便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澳洲政府的有條件的約束、積極的管理才是讓投資水產養殖的企業家能夠永續經營的最好保障,也是未來提供潔淨安全水產品的唯一途徑,千萬不要因噎廢食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淘汰現象!

  在此,我要提另一個觀點,水產養殖是工業而不是農業,至少在國際上先進國家都是如此正視的,例如:挪威的鮭魚工業、澳洲的鮑魚工業等。如一個政府將其視為農業,便會以農業發展的思考方向,那該政府管理下的水產養殖就將永遠是農業而不是工業。試問想要投資水產養殖的投資者,您希望發展水產養殖嗎?為什麼?有暴利嗎?永續經營還是打帶跑?先投入該有的設備成本以工業管理的思維經營,還是計劃挪用其它納稅人的錢或是向後代的子孫預支?請三思!(水產養殖工程師賴玨光)

參加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側記

  五月十三、十四兩天在中華民國農訓協會天母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吸引百餘位產官學聽眾參加,其中有自彼岸的中國水產學會的出席人員。

  這次會議是由中國水產協會及台大漁推會主辦,由農委會漁業署列名為指導單位。台灣的演講人員包括:漁業署林永德組長、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方煒教授、海洋大學曾國鋒、沈士新、冉繁華教授,農委會水試所徐崇仁秘書及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財)陳獻研究員。

  大陸方面的 代表團有中國水產學會之唐啟升理事長(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所所所長。最近著有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等書)、賀壽侖副理事長、曲善慶副秘書長,上海水產大學王武及朱學寶教授、上海水產研究所周文玉及劉芳高級工程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張明華高工、丁永良研究員及珠江水產研究所陳永樂副研究員。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以陸上高密度集約養殖為主軸,介紹兩岸目前的養殖發展面臨的困難與瓶頸,間有一些新科技或新觀念以導入水產養殖的新穎題目,如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及魚菜共生技術之系統工程,嘗試為傳統的水產養殖業開啟另一扇門。個人試就與會聆聽所見,略作一心得簡介,若有錯誤之處,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徐崇仁秘書及陳獻研究員分別介紹台灣超集約循環水養殖之現況與室內自動化養蝦系統。這套原自歐洲引進的循環水過濾系統在台灣已因地制宜的由室內移至室外,並嘗試以微藻系統取代原有之生物過濾系統或者並用方式進行試養。其增氧系統則由純氧系統改為水車系統或並用,均可大幅簡省運作之資本及人力。

  個人認為,這套在業界褒貶不一的循環水過濾系統,若能將節約水土資源的環境成本計算在成本內,則未來在魚價(尤其是鰻魚)高過一臨界之操作成本後,還是有其市場性。海大曾國鋒教授亦介紹室內循環水養殖之生物濾床之設計與應用,主要著眼於減少水土資源之耗用並營造出較為理想的高密度養殖環境。方煒教授亦介紹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的自動化監控與餵飼。而上海水產研究所之周文玉副所長介紹與前面類似的陸基再循環水產養殖技術,主要探討以一種「小系統大組合」的養殖設施施,此小系統由養殖池、水處理池組成,形成各池獨立的水體環境運轉系統,以減少養殖生物染病後爆發交叉感染的機會,此套系統據稱可達到50kg/m3的放養量(stocking density),且能達到節水節能的環保目標,顯示大陸方面已有集約化養殖的經驗與基礎。

  另上海水產大學設施漁業研究所所長朱學寶教授,他曾著作《中國池塘生態學》,會中介紹海水閉合循環水產養殖魚載量(carrying capacity)與水質淨化效果之研究,其養殖對象是莫三鼻克吳郭魚)和尼羅吳郭魚的雜交種(大陸稱彩虹鯛;最近台灣又新稱所謂的台灣鯛),其魚載量據稱可達58kg/m3。

  個人認為,此次最特殊的講題莫過於由水產科學院漁業水體淨化技術與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丁永良研究員所介紹之納米技術導入21世紀水產養殖業的革命性展望。

  雖然納米(nanometer=10-9m;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科技的觀念已滲透到各個行業,在水產養殖業的應用我倒是第一次受教。我想藉由納米技術強調的小尺寸及表面效益,進而能達到由量變而質變的特性,則將來所謂的納米養魚未嘗不可能。其介紹的納米生物助長器,據稱經由吸收周圍的電磁波,可轉換成能量再向周圍物質傳遞以提高活性,可增強水、飼料的活性和能量,該類產品據稱已在大陸幾個省份推廣試用,並已具3,000萬元人民幣之產值。個人對其中產品較有興趣的幾點包括所謂納米塗料,此塗料因屬無機,若能應用於箱網之網具上,應能減少網具生菌藻的速度且無二次污染公害的問題。另外若製成納米飼料,據稱能提高魚蝦腸胃的吸收能力,並具抗菌功能而無傳統用藥產生抗藥性及藥物殘留的情形。納米技術能廣為應用成功在養殖業,則不諦是養殖業的新革命。

  另一新穎的題目是由張明華主講的魚菜共生系統。所謂魚菜共生系統是指以飼料為物質、能量之投入,既是魚類營養源,也是蔬菜直接或間接的營養源,但主要產品為魚類,附帶產品才是蔬菜或其他植物,具無公害特性。此為集約式養殖相較,觀念上是更進步,因其實現了環境自我淨化的優點。這類系統已在歐美等國實作,英文名稱為aquaponics,較此篇英文摘要所列關鍵字Fish and Vegetable co-existing systems engineering簡單多了。台灣受到於水土資源的限制,陸上之淡水魚菜共生系統似乎不可行且無經濟效益,但海水之魚菜共生系統據報告人指出已在海洋大學養殖系進行石蓴與海水魚共養的實驗,在這方面或有發展空間。這也便我聯想到若能順帶推廣耐鹽性植物與海水魚的魚菜共生系統研究,或許能為將來萬一發生的糧食不足問題作一先鋒前導的研究。

  在第二天的議程中,由台灣的冉繁華及陳秀男教授,分別介紹高密度蝦類養殖疾病之防治與控制系統、有益微生物在蝦類養殖之研發與應用。主要在探討在歷經十餘年的蝦類防治失敗經驗中,找出可行蝦類養殖新技術。我想不論任何研究,只要有反省精神,終將達到成功的目標。

  在最後的綜合討論時,漁業署長胡興華再度前來共同主持,會中多位前輩先進先後提供多項建言,謹就記憶所及將重點事項略述如下:有人提議應將下次兩岸養殖研討會的主題多放在經濟效益及可行性的實作上。此次主題在室內循環水系統,其雖具環境友善(Environmental friendly)且屬於政策正確(political correct)的系統,但此一系統的研發多依賴各單位之研發經費,較不具成本考量與效益,故有人認為,光是帶動養殖技術的提昇是不夠,應先將市場機制與規模建立好再研發,否則量產過多,往往造成「魚賤傷漁」的重複慘痛教訓。這或許要由不同角度來看此問題,譬如影響魚價的因素尚包括不同地區的養殖模式、人力成本及市場的競爭性及水產品本身的形象價值,且正如水試所徐崇仁秘書所報告的部份,已將原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作更改為較實用的室外養殖模式,惟有不斷的求精才能將整體的養殖技術與環境一起提昇,以達到符合經濟效益的基本要求。

  有人認為,列為保育類的中華鱘魚要16齡才能成熟取卵,不符經濟效益,我深認同,且即使最近時有中華鱘幼魚藉由走私高價進入台灣的淡水養殖山區飼養的新聞,但台灣是否適合推廣此種原屬冷水性的大型保育類生物?值得再研!
在綜合討論最後階段,個人亦提供兩點淺見,第一,幾乎所有循環水養殖系統及魚菜共生系統皆利用生態學原理及環境監控模式,個人注意到在報告中似乎未有量化的觀念而只是求其應用性。若能利用所謂的系統生態學(Systems ecology)的觀念將每一個環節過程,包括由投入(input)到輸出(output) 的中間過程,以模式的方式將每一環節或成分釐清,計算其能量轉換的比率或在此系統的貢獻度百分比,則不單對生產效益的評估有清楚的依據,也能經由量化後的科學數據求證於同行並發表於學術性期刊,以達到研究交流的目標。第二點是提出關於綠色消費及有機水產養殖(organic aquaculture)的推廣。有機養殖即使在歐美也是新興產業,標榜「有機鮭魚(大馬哈魚)」的產品也不過才上市兩年(1999),但綠色消費的潮流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似有日益蓬勃的跡象。當然台灣無法也無條件全部朝向此目標前進,但未來應有其小規模之市場性。因應綠色消費的潮流,台灣或可作一些轉型,先鼓勵學術研究的進行,進而尋求市場的有無。然而台大陳弘成教授可能誤解本人意思,指出生物安全(biosecurity)才是目前水產界的主流。

  生物安全這面大旗,在上個月於北京召才開的世界水產養殖大會(WAS 2002)已被高高舉起,有多篇演講是針對此提出意見,個人亦深感其重要性。針對生物安全,台灣是否應多注意此方面的生物環境議題,而非如以前一味鼓勵新魚種的引進,而造成本土生物多樣性的改變?

  綜觀此次的兩岸養殖交流研討會,深覺受益受教良多!當下唯有跳脫過去舊思維,才能與時俱進,在競爭激烈的21世紀水產養殖業,尋求我們新的永續生存之道。意見不成熟之處,尚乞各位先進惠予指教!

 
 

TOP
 
 

 


Copyright(C)The Sueichan Press
http://www.taiwan-fisheries.com.tw/